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海宁这趟人才专列诚意满
蓝媒联盟·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 孟靓 编辑 | 吴含嫣
据海宁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获评人才共有197人次享受企业育才奖励资金314.14万元,79人次享受购房补贴700.48万元,可以说我市的“潮乡特支人才”评价办法带着满满诚意,能吸引更多实用型人才扎根服务海宁。
记者从海宁市人社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海宁市人社局成立了稳就业惠民生攻坚团队,开展海宁人社铁军锻造行动,全力加快人才引育工作,推动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加快经济企稳回升,促进经济稳进提质。
人才兴则产业兴,人才强则事业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人才政策,足以彰显海宁求贤若渴的诚意。如今,海宁正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
△潮乡特支人才
△潮乡特支人才
秋意微凉,但近日在湖南农业大学举办的一场秋季大学生招聘会却热闹非凡。和往年一样,海宁市的“与杭同城·海纳英才”引才专列再赴湖南,先后前往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湘潭大学及湖南工程学院等多所高校开展6场引才活动。
作为海宁市人才招引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海宁市逐年增加“引才专列”开行频次,赴外省招揽人才,为海宁市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人才根基。除了拓宽人才招引渠道,我市还创新开展“潮乡特支人才”评价,让更多优秀人才引进来、留下来。这一评价办法不唯学历、职称、资历或身份,以能力、业绩为导向,重点考量人才的个人素质、综合能力、岗位贡献、企业认可、行业认同及社会效益等六个维度的内容,获评的Ⅰ类、Ⅱ类、Ⅲ类人才分别按照博士、硕士、本科标准享受在购房补贴、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各类人才待遇。从2014年至今,海宁市已评选出了175名为海宁企业和行业做出突出业绩或能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的实用型人才,涵盖皮革、农业等传统产业,以及电商直播、文旅等新业态,随着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评价覆盖面越来越广。“获评的人才中,既有企业副总经理、销售总监等高管职位,也有车间主任、工程师、技术员等一线岗位,从学历上看,大专及以下有81人,其中高中及以下22人,他们虽然学历、职称等不及传统意义上的高层次人才,但均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能够解决重点或关键性技术的实用型人才,能充分接轨企业的用才需求。”
除了湖南,今秋海宁市的“与杭同城·海纳英才”引才专列还将开往西北、东北、湖北、福建、江西、广西、天津等地开展专场招聘活动,行业范围涵盖泛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等海宁市重点产业领域,提供包括研发类、技术类、管理类、财务类等各类职位,学历需求涵盖硕博、本专等不同层次,为海宁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企业引才专员向高校学子纷纷抛出橄榄枝,介绍企业情况、岗位发展前景等。企业们招聘火热,学生们的应聘热情也毫不落后。除了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现场还有不少备战考研的学生前来,“通过简介了解到今天现场有不少专业对口的优质企业,就准备了简历过来看看,如果能够顺利就业,我可能会选择先进入社会。”经初步统计,湖南专场引才活动共吸引近2000名应届毕业生入场求职,现场收到简历1300多份,其中硕博200多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近4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