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林业科技参考文献怎么写(林业科技参考文献怎
  • 林业科技会议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林业科学论文
  • 林业科技电子商务参考文献(2021年内蒙古个人先
  • 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海宁这趟人才专列诚意满
  • 365个师德故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政法学院胡潇

通知公告

  • 《湖南林业科技》投稿方式
  • 湖南林业科技版面费是多少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湖南湘西:林长制让“青山”变“金山”

来源:湖南林业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2-14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来源:人民网 山清水秀,林木葱郁。在湖南省湘西州,4900多名林长正全力呵护着这里的绿水青山。 说起“林长制”,湘西田野山岭间的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因为它让越来越多的人

来源:人民网

山清水秀,林木葱郁。在湖南省湘西州,4900多名林长正全力呵护着这里的绿水青山。

说起“林长制”,湘西田野山岭间的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因为它让越来越多的人端起了“绿饭碗”,吃上了“生态饭”,鼓起了“钱袋子”。

2021年是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实施的第一年。湖南省湘西州推行林长制,坚持以“林”为主题,以“长”为核心,以“制”为保障,以“治”为落点,做实增绿、护绿、管绿、用绿“四绿”文章,蹚出一条农民增收、山川增绿的路子。

州、县、乡、村四级林长体系全面形成

冬日凛冽寒风里,在永顺县首车镇中坝村油茶育苗基地,村党支部书记、林长唐启明正在仔细检查油茶苗木生长、剪枝情况。

“中坝村设林长1名、副林长5名、护林员8名。护林工作复杂,区域内的森林防火、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等,都离不开林长和护林员的共同努力。”唐启明说,“中坝村林长”这个新身份让他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

唐启明是湘西3857位村级林长之一,也是湘西州建立的州、县、乡、村四级林长体系中的“最内环”。

“目前全州共设林长(含督察长)4930人,其中,州级林长9人、督察长1人,县级林长160人、乡级林长903人、村级林长3857人,州、县、乡、村四级林长体系全面形成。”湘西州林业局局长、州林长办主任周拥军说。

有了林长,湘西州还探索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大力构建以村级林长、基层监管员、基层执法员、生态护林员为主体的“一长三员”森林资源源头管理队伍,打通森林资源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四级林长制建立后,围绕“林”和“绿”做文章,一系列新举措多管齐下。

在林长制的推动下,湘西州大力推进“打击毁林”和“洞庭清波”专项行动,累计收回林地3952.3亩、复绿3632.4亩;完成年度营造林5.5万亩、封山育林12.21万亩、森林抚育17.41万亩、防护林修复7.32万亩,完成山下植树10万余株,着力打造“五彩森林”。

湘西州探索“林长制+乡村振兴”林业产业惠民模式,促进“绿水青山”源源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2021年建成万亩以上油茶乡镇44个,全州油茶基地总面积达到124.56万亩;全州木本药材基地面积达到15.45万亩;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85.32万亩,综合产值达35亿元。

建立健全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泸溪县白羊溪乡排口村有一片10亩古树群落,二三人合抱的几十株大树,恣意生长了几百年。古树下,别开生面的“护林院坝会” 每月都准时召开。

“在排口村,护林逐渐成为每个村民的日常,护林意识也在大家的头脑里深植。”排口村党支部书记、林长唐伏家说。

“排口村制定护林村规民约,并定期召开院坝会,村民围坐在一起商讨古树保护良方,用心保护这绿色‘传家宝'。”唐伏家说,如今,村民对树多了一份敬畏,更加爱护。

如何把林长制的责任落到实处,实现“林长制”变“林长治”?坚持问题导向增加制度供给,健全政策体系优化治理格局是关键。

“在湘西州,林长会议、信息公开、工作督察、工作考核、社会参与等制度全面开花,保障林长制可持续、真管用。”周拥军说,全面推行林长制,需要着力在建立健全制度上下功夫,确保形成长效机制。

在健全制度体系的基础上,湘西州不断创新实践,建强机构队伍,泸溪县建立了“一长三员+科技特派员”制度,主攻油茶产业链的关键和薄弱环节,服务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林业增绿。

此外,湘西州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智慧林业+林长制”智慧信息系统和工作平台,加强网格化、精细化管理。

千山滴翠,万树凝碧,林海茫茫。为将林业生态建设好,筑牢“绿色屏障”,龙山县在全州率先安装太阳能智慧森林防火系统,积极探索利用现代科技来护林防火,打造“智慧林业”。

永续靠山吃山,再也不怕坐吃山空

换上迷彩服、穿上防水靴、戴上红袖章、腰间别上镰刀……准备就绪的生态护林员彭学春,骑上摩托车去指定区域巡林。

脚下,是累积的落叶层,半尺多厚;头上,大树直入云霄,枝叶交错。52岁的彭学春是保靖县迁陵镇和平村村民,已有2年护林经验。

“以前村里树少,夏天雨季时山崖冲塌是常有的事,冬天寒风肆虐,一片萧条景象。”彭学春说,和平村以前叫“干塘坪”,这里曾一度流传着民谣:“干塘坪,田大丘,三年两不收;有女莫嫁干塘坪,环境差得看不行。”

  • 1
  • 2
  • 下一页
  • 上一篇:浏阳市中和镇:“智慧林业+林长制”探索智慧治
    下一篇:浏阳市中和镇:“智慧林业+林长制”探索智慧治

    湖南林业科技投稿 | 湖南林业科技编辑部| 湖南林业科技版面费 | 湖南林业科技论文发表 | 湖南林业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湖南林业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